2014年底,英國醫學期刊在聖誕特刊中刊登了一篇關於《脂肪去哪兒了》的論文。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系列計算後得出結論,減重時,肺部是把這些重量去除的主要“排泄器官”,形成的水則可能通過尿液、糞便、汗液、眼淚或其他體液排出。

 

在現實中,我們的身體會用脂肪來儲存經飲食攝取的過多的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儲存的形式為三酸甘油酯分子。從生物學上講,人們盼望著減掉的“肥”,實際就是儲存在細胞中的這些三酸甘油酯。

 

這種分子含有三種成分:碳、氫和氧。減肥的過程,實際就是將體內的三酸甘油酯分子“分解氧化”。當三酸甘油酯分子被氧化時,這個過程會消耗許多氧氣分子並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以及產生其他一些廢物。

 

通過一系列科學的公式,可以計算出要“燃燒”10千克的脂肪,個體需要吸入29千克的氧氣,這個燃燒脂肪的化學反應將產生28千克的二氧化碳和11千克的水。

幾乎在地球上生存的所有生物,都由碳、氧、氫組成,人體內的脂肪自然也不例外。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結論: 脂肪被消耗後變成二氧化碳排出是正確的,但這有個大前提,就是必須經過有氧運動。“這篇論文結論的意思應該是,脂肪參與了氧化過程,經過代謝、提供能量後才變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得麗生活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